酒钢集团在行业率先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03





  “管碳必须管能、管能必须管碳。”今年以来,酒钢按照“能碳协同”管理理念,以碳管理体系标准为引领,在行业内率先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碳排放体系化管理,目前碳排放体系化管理机制基本形成,碳排放分析、核算、履约能力有效提升。


  “传统碳资产管理更侧重于碳排放的核算、履约,以年度为统计周期,碳排放核算不精细、与生产活动结合较弱,导致企业无碳排放管控抓手,无法支撑企业持续减碳的需求。”能源部动力管理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外驱动力和国家“双碳”战略内驱动力下,工业企业做好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刚性要求,建立完善碳管理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碳排放履约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


  为推动碳管理工作落实落地,酒钢积极贯彻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履约周期交易履约工作,遵循“识别—对标—实施—改进—评价”的原则,大力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能源和碳排放协同管理。


  2023年,酒钢优化调整能源和碳排放管理机构,集团公司层面成立能源部,各分子公司同步成立碳排放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碳排放管理人员,形成了“管碳必须管能、管能必须管碳”的管理机制。


  在既定管理模式下,酒钢按照国家及甘肃省碳排放政策法规要求,修订完善《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碳排放监测与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和清缴、碳交易等重点环节工作要求,各重点排放单位同步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有效指导碳排放规范化管理。同时,组织钢铁、电解铝、电力能源三大主业编制碳管理手册、制定碳管理方针、分级设立碳绩效指标、建立完善统计核算报表、辨识法律法规,识别关键影响因素23个,稳步推进碳排放体系化管理。


  按照碳排放管理要求,各重点碳排放单位密切关注全国碳市场交易动态,收集历史交易数据,定期开展碳市场走向和影响因素分析,准确辨识本单位碳排放关键影响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关键指标在行业内保持相对先进,保证配额不亏损;加强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应用,探索开发碳排放数据在线统计分析平台,开展碳排放实测和理论数据对比分析,提前策划碳排放数据实测应对措施;结合国家标准、行业发布数据,加强碳排放强度指标对应分析,掌握数据对应关系,确保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互相匹配,推进能耗、碳排放管理深度融合,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为进一步规范碳排放管理,酒钢积极组织开展碳排放核算核查、碳市场及产品碳足迹等业务培训,加强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形势分析评估和预测预警,逐步完善数据统计核算体系,提升了碳排放专业管理能力。同时,聘请行业资深专家深入开展政策解读、管理体系、节能降碳技术、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核查、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等专题培训,完成了关键管理岗位人员取证,建立了节能降碳专家库,为节能降碳管理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此基础上,酒钢落实燃煤采制化、计量检定、数据质量等管理要求,规范开展发电行业碳排放关键数据月度存证,在省、市主管部门指导下,月度存证数据质量持续提升,在甘肃发电企业排名靠前。落实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要求,规范编制钢铁、电解铝、电力能源产业年度碳排放报告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配合第三方机构按期完成了碳核查,按期完成了发电行业第一、第二履约周期碳配额履约清缴。


  在碳排放管理评价方面,酒钢建立能源、碳排放管理定期评价机制,制定完善评价标准,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评价工作,深入查找各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据介绍,各重点排放单位已形成了主要领导落实碳排放管理的工作机制,能够结合产业和工序实际,开展碳排放政策法规评价、关键因素识别及对标分析工作,节能减碳措施针对性较强,碳排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