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江苏油田把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动科技创造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5项成果获集团公司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3项成果获集团公司首次实施新技术奖,今年上半年申请国家专利64件。
在科技的加持下,江苏油田今年上半年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发现,新增常规油三级储量820万吨,落实非常规控制和预测储量超5000万吨,原油生产超计划运行,经营收入同比增长明显,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大兵团”作战,项目化攻关
5月19日,江苏油田苏北盆地页岩油累计产量突破10万吨,成功开辟了原油资源战略接替新阵地。
面对页岩油勘探新领域,油田领导从顶层设计出发,组织勘探、开发、工程三条战线的精兵强将,实施一体化攻关、“大兵团”作战、项目化管理。油田成立“江苏探区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群,油田领导负责督导,高层级专家牵头攻关,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勘探效益、效率最大化。
“大兵团”作战推动页岩油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地质研究人员创新以岩相划分和分类评价为核心的页岩油地质综合评价技术,提出苏北页岩油富集新认识、新理论,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提供重要支撑。
在钻井技术方面形成了跨断层井眼轨迹控制技术,9口应用井储层钻遇率达到98.5%。在压裂技术方面,创新形成差异化密切割布缝、纵向穿层压裂优化设计、裂缝精准调控等技术,助推页岩油勘探稳步实施。上半年,江苏油田新增页岩油控制储量3121万吨、预测储量2091万吨。
针对页岩油勘探成本高的难题,科技项目群创建断块型页岩油“334(3项提速技术、3项降本技术、4项提质技术)”钻井关键技术体系,机械钻速提高2.5倍,实现了页岩油勘探提速提效,单位钻井成本降低27.5%。
实施一体化攻关模式以来,江苏油田每年持续滚动新增项目群,截至目前,已有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CCUS关键技术研究、常规油气剩余资源勘探方向及关键技术研究等8个项目群。
“这种模式既保障了重点项目研究进度,又打破了不同专业、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专业和信息壁垒,强化'部门+院厂'一体化合作,推动生产急需阶段成果应用及反馈,做到成果共享、问题共担,提升多单位、多专业协同创新能力。”江苏油田科技管理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6月,江苏油田联合华东石油工程、经纬公司等单位成立地质工程一体化专家工作室,建立完善一体化运行平台和机制,加强老井侧钻、缝网压裂、智能注采耦合等新工艺、新技术攻关,推广应用一开完钻13口井,页岩油大型压裂两口井,平均钻井周期、复杂故障同比分别下降5.28%、79.26%。
联合作战成为江苏油田不断取得科技突破的法宝。
近三年,江苏油田累计申报专利263件,获得专利授权219件、油田外部科技奖20项、油田科技奖10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13项。
三层级研发机构,助力攻坚创效
近年来,江苏油田采油一厂技术人员在陈堡油田推进智能分注示范区建设,推广无缆在线智能分注技术,分层注水犹如装上“智能大脑”,实现了实时按需调配,满足了油藏精细注水需求。
无缆智能分注技术是江苏油田采油一厂工艺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该技术解决了测调设备多、效率低,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等难题,在油田内部应用67井次,对应油井累计增油超万吨,节约测调费用近1600万元,实现了常规分注向智能分注的重大转变,为智慧油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江苏油田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了科研院、科研所、基层创新工作室三层级研发机构。科研院瞄准“引领式”关键技术,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科研所瞄准“卡脖子”工艺技术,突破技术创新“瓶颈口”;基层创新平台瞄准“拦路式”生产难题,落好技术革新“关键子”。
“三级研发机构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立足远、中、近期科技规划,在基础研究、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加强布局,支撑增储上产。”江苏油田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丁建荣说。
在基层创新工作室这一级别研发机构中,江苏油田又先后搭建了33个创新平台,有以单位名字命名的基础实验测试及研究中心,有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还有专项领域持续攻关的创新团队等。这些创新平台涵盖基础研究、增储上产、节能降耗、技术革新等多个领域,有效破解了制约生产的诸多难题。
江苏油田研究院王智林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攻关的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近日又在沙53断块收到成效,见效井日产量由0.4吨提升至4.5吨,表明油田第一个中渗高含水油藏水气交替驱试验获得成功,带动了不同类型油藏气驱开发水平再上新台阶。
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创新为己任,带领工作室攻克连续油管作业等多个技术难关,助推连续油管攻坚创效,2023年共完成创新成果7项、申请国家专利两项,创效3000余万元。
加快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效“增长极”
6月,江苏油田采油二厂技术人员使用除垢剂对高6-109注水井进行解堵作业。该除垢剂是江苏油田工程院针对注水井高压注不进水研发的增注技术,降压增注效果显著。
为了加速除垢剂等科技成果转化,去年底,江苏油田与催化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江苏油田提供药剂配方,催化剂公司负责量产。今年2月,量产的60吨除垢剂作为双方首批合作的产品全部到货。5月,江苏油田与催化剂公司签订首个知识产权有偿授权使用合同,科研成果向工业化应用迈出实质性步伐。7月,催化剂公司对除垢剂B剂的量产也已完成,A剂和B剂可应用于不同生产场景,目前,双方正在积极筹备另一科技成果纳米乳液的量产工作。
从科研到创效是一个较长的生产链条,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0到100、1000”,那么“0到1”是突破,“1到10”是实验,“10到20”是出小样,“20到100、1000”就是产品生产和商品创效。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江苏油田坚持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出台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重点聚焦勘探开发领域技术攻关与成果应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47项科研成果助推油田增储上产,新增油气三级储量3000余万吨油当量,增油近30万吨。
随着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2023年,7项科技成果实现产品化,并在易派客平台上线,科研成果投入产出回报比为1∶1.5。6项成果完成转化阶段任务,有效推进表面改性减阻增注、长效细分注水等技术产品的转化应用,实现创效4296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2.5,其中形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在38井次实施复合吞吐,累计增油6720.7吨;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高含水期井网再优化、低压敏感性油藏低伤害洗井技术等5项新技术首次实施,年均创效8000余万元,其中3项成果获集团公司首次实施新技术奖。
目前,江苏油田已基本打通了成果研发、内部推广、委托生产、易派客销售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有力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转自: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