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迅猛 中国家电企业抓住出海“新风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27





  “中国家用电器出口448144.5万台,同比增长20.8%;出口额7122.0亿元,同比增长15.4%。”2024年全年中国家电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家用电器企业持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了持续稳健的发展。


  出口呈现诸多亮点


  2024年,中国家用电器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欧美地区是中国家用电器,尤其是白家电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些市场对家用电器产品需求强劲,为中国家电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1-11月,我国白色家电的出口额达到1174.6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14.3%。预计全年出口额将突破1200亿美元,时隔两年再创历史新高。


  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对中国家用电器,尤其是白家电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中国家用电器出口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其中,中国白家电对墨西哥、巴西、泰国、阿联酋、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出口呈大幅增长。中国家用电器产品的高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受到了海外新兴市场的青睐。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周南表示,面对当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日益增多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广大家电企业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通过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出海“补链”等方式,巩固了我国家电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也让产品和品牌进一步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和选择。


  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去年,中国家电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满足海外市场的不同需求。例如,为使产品更贴近欧洲市场用户,美的家用空调推出一站式全屋能源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CirQHP热回收技术、CirQHP混动热泵方案以及MHELIOS能源管理系统,能够解决欧洲市场复杂的制冷制热及热水使用问题,这套解决方案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大量新粉丝。再如,中广欧特斯凭借着创新产品拓展欧洲市场。该公司推出欧洲热泵三联供全系列产品、全系列VRF产品应用方案等,成为其进一步开拓意大利、法国、荷兰、德国等国家市场的利器。


  又如,针对海外市场在酒店、写字楼等商业场景的清洁需求,科沃斯推出专注吸尘的商用清洁机器人DEEBOTPROK1VAC。该产品采用大风力无刷电机,直通式风道设计,20KPA大吸力直接触达地毯,能够吸净藏匿在地毯深处的灰尘、碎屑、毛发。该产品创新了V型螺旋滚刷,结合特有角度的植毛设计,使用柔性刷毛材质,减少薅毛,受到了海外客户的认可。


  随着全球对环保节能产品的重视,中国家电企业纷纷推出众多绿色产品,在去年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色。比如,美的推出了多款节能产品:美的燃气壁挂炉以卓越的热效率为居住空间提供稳定高效供暖解决方案,全新C20系列采用尖端直流变频技术,可显著降低燃气消耗,节约用户采暖成本;美的GLORYPRO空调以创新技术树立行业新标杆,搭载第四代电子控制系统,实现高效兼容性,在节能和精准控温上实现进一步的技术突破;美的洗衣机推出的碳足迹核算平台,可清晰获取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紧跟海外用户青睐绿色低碳产品的消费趋势……在2024年的各大展会上,这些绿色节能产品一亮相,即收获了新订单。


  企业抓住出海“新风口”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家电是如何抓住海外市场“新风口”的?周南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家电企业能抓住全球需求变化并迅速反应。


  周南认为,从疫情期间“宅经济”兴起,海外市场对厨房电器和冷藏设备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到欧洲能源危机导致对取暖器需求上升,再到全球气候变暖带动空调需求扩大,中国家电行业能不断抓住全球需求变化的关键节点,迅速推出符合海外用户需求的产品,不断扩大全球竞争优势,这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我国外贸政策创造的发展环境,全球领先的产业配套优势以及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及时捕捉和反应。


  周南说,“以中东为例,由于天气炎热以及能源转型的要求,沙特和阿联酋等市场对高能效空调的需求很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空调的能效水平已经全球领先,这也使得我国产品可以快速满足市场上涌现的新需求。”


  周南表示,“同时,中国家电企业还通过在中东和东盟投资建厂,通过出海补链克服全球产业链波动的影响。此外,家电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建设,如在欧洲杯、美洲杯、法网、澳网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加大宣传力度。”


  “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IFA)和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中国家电企业无论是参展规模还是创新力度都更进一步。”他介绍,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的设计和创新中心,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