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项目密集签约 央企产业链融通构新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16





  11月14日,中国广核集团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下称“中广核联合研发中心”)宣布将会员单位从87家扩容到139家,携手5400家上下游企业促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现代化产业链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产业集群。


  近段时间,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多个行业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下称“共链行动”)密集启动,在创新合作、采购订单、产融合作等多方面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示范合作项目,有力推动大中小企业有序竞合、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


  产业链融通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开展共链行动,旨在探索建立以中央企业为牵引,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大中小企业有序竞合、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部署,共链行动聚焦中央企业的产业链间协作、中央企业与优质中小企业之间的融通发展两大重点,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在采购订单、协作配套、创新合作、资源共享、产融合作、产业赋能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示范合作项目。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中国化学、中国中车、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国机集团等多家央企已陆续开展共链行动和相关项目对接活动,涉及先进化工材料、新能源、高端农业机械、移动信息等多个产业链方向。


  “共链行动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央企业开始用链式思维绘制产业链图谱,打造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有效促进大中小企业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供需匹配、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长期关注企业发展的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昌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搭平台建机制、实现多维度协同至关重要。中广核联合研发中心成立14年来的创新成果便是典型例证:累计签订联合研发协议300余份,审查联合研发技术文件10000余份,联合开展设备鉴定与评定超过10000次,共获得300余项发明专利,实现超过1000台套核电高端设备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依托联合研发中心,中广核联合国内产业链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装备、持续突破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实现核岛主设备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建立一套国际先进的自主核电标准体系,提升了我国核电产业链韧性和实力。”联合研发中心理事长、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宁小平介绍。


  14日召开的中广核联合研发中心全体理事会暨“华龙一号”产业链建设会议上的信息显示,面对新一轮“华龙一号”批量核电项目开发和建设,相关上下游企业将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管理提升、加快数字赋能等多方面进一步发力,开创现代化“华龙一号”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央企通过共链行动组建更多创新联合体,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积极开放应用场景,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产品服务进入国企采购名录,为新产品、新技术大规模示范应用提供支撑,激发产业发展原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朱昌明称。


  共筑新基础,夯实产业发展底座。共链行动还提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等具有战略意义和溢出效应的重点领域,发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强引擎、硬支撑作用,通过合资建设、增资扩股、投资并购等方式广泛开展合作,在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等方面加快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


  例如,中国化学与多个地方政府、国家重点高校、国内外相关企业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和项目合约,总签约19项,总投资超1500亿元,涵盖能源化工、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研发、高端新材料、工程项目建设等多领域。中国中车在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上举行49批次签约。中国移动表示将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6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共链行动。


  据了解,共链行动将每年选择一批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专题对接活动。有51家中央企业积极申报开展共链行动,涉及161个产业链方向和106场专题活动。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建议,开展共链行动,要考虑产业链与链长企业的动态选择。在划定相关产业链的范围时,应以不同环节间存在比较显著的范围经济性和协同效应为限,不宜贪大求全,将过多的细分产业和环节纳入范畴。同时,合理统筹各级产业链政策,确保竞争适度,避免在几个产业或是几个环节过度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此外,确保企业间公平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在配套产业政策工具的选取上,仍应尽量采取功能性而非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减少对竞争环境的损害。(记者 王璐)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