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聚焦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国家发展改革委、央行等部门也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
从设备自然更新的角度看,当前确有很多老旧设备进入淘汰更新年限,面临精度降低、故障率上升等问题。尤其是随着智能化、高端化新装备快速迭代,性能老旧设备形成了代际劣势,技术快速进步也让很多设备寿命周期加速缩短。大规模设备更新正当其时。
上马一批新设备替换旧设备,既可以维持产业有效运转,也能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不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并不是简单“以旧换新”的循环重复,此次出台政策也不是刺激经济的短期行为或应急之举。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在提质增效,体现为技术的升级、产能的优化、结构的调整乃至创新的变革。
设备更新是实现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新型工业设备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下,质量和效率已大幅提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应抓住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难得机遇,加快应用先进适用设备,实现技术更新换代。设备更新完成后,产业技术水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产品质量改善,维护成本降低,也有利于企业提升供给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
设备更新也是绿色转型的动力源。绿色低碳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设备在能耗、排放等方面的应用标准是顺应我国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提升设备能效指标的要求和相关政策激励,进一步淘汰污染型、高耗能的旧设备,引进绿色化、集约化的新型设备,积极推进绿色产能代替粗放产能,持续提升先进产能、高效产品的占比,将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碳水平不断升级,强化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竞争优势。
从历史规律来看,设备更新通常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趋势变化。当前,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存在产能过剩,还有部分行业产能不足。设备更新应成为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聚焦工业机器人、数据中心、服务器、充电桩、通信基站等,大规模发展和推广应用新型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模组以及智能化人机交互设备等,提高传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扩展。
设备更新还将带动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关键领域大型设备被国外厂商“卡脖子”。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我国高端设备制造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创造了重要机遇。一方面,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科学仪器、机床应用等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部分“卡脖子”行业向高端拓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此次设备更新带来的规模效益与政策优势,降低研发成本,促进新一代设备研发应用,有利于在重大装备制造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更多重大自主创新成果。(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