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地召开的“新春第一会”,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议题。许多新举措、新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如上海强调“坚持以企业感受为导向”,吉林提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大胆探索、干事创业、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等等。在优化营商环境这条赛道上,各地已经全力开跑。
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之举。市场活力和企业生命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也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必须下更大力气、花更多心思,见真章出实效。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抓大,也不放小。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协同统筹部署,尤其需要注重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要敢啃硬骨头、勇闯深水区,拿出更多改革进取的魄力和行动。广大中小微企业散布于市场各个领域,对营商环境的感受和评价往往来自于局部和细节,相关部门更需要拿出“店小二”精神竭诚服务、下“绣花功夫”精雕细琢。今年不少地方都强调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等,正是体现了抓大也不放小,通过细化服务减少政策与企业感受之间的“温差”。
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是否有效,离不开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紧密结合市场动态和企业关切出新招,有效提升政策科学性和精准性。在创新上,需立足地方实际,避免照抄硬搬,讲求方式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同时也要注重政策的延续性。近年来各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密集出台了系列举措,政策效能持续释放。要进一步将这些政策落实落细,加强宣传解读,让企业真正看得懂、用得上,心中有底可预期。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采取各项举措,要真正聚焦企业需求、关注企业感受、倾听企业建议。近期一些地方的“新春第一会”,就是将民营企业“请进门”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和诉求,既务实也暖心。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凝聚最大合力,才能打造人人、时时、处处都重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作者: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