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政策应强化中长期调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10





  今年以来,已有100多个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对稳定楼市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要看到,部分城市调控政策短期化倾向明显,促进楼市健康发展,还需强化中长期调节思维,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房地产市场深层次问题。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和民生保障均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各地因城施策,不断强化调控政策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各种调控政策轮番出台。但梳理过往情况不难发现,部分城市调控举措具有一定滞后性,一般是在楼市出现过冷或过热后出台的,大多属于补救性政策。短期的补救举措固然必要,也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楼市调控既要着眼当前,更要兼顾长远。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要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适时使用跨周期调节手段。楼市调控需要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统筹做好政策衔接。部分城市在制定调控政策时,缺乏连贯性,甚至朝令夕改,容易造成预期不稳。同时,不少城市侧重从需求端进行调整,而供给端调控举措往往不够。


  政策稳,预期才能稳;预期稳,市场才能稳。当前,楼市预期偏弱,下行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夯实主体责任,丰富政策工具,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按照一城一策的思路,各地应进一步明确楼市调控政策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完善政策配套,防止调节失灵。


  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是城镇化,而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是产业化。对于各地来讲,楼市调控要和产业规划形成联动,提升城市产业集聚效应,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力度,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此外,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还可深化面向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楼市调控区域协调机制,将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供应需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统筹考虑,解决市场供需错配问题。


  我国房地产市场分化趋势早已形成,不同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从人口流动情况看,净流入城市和净流出城市住房存量情况各异,需要区别应对。近年来,新增城镇人口向一二线城市转移趋势明显,新市民和青年群体住房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满足;部分三四线城市呈现人口净流出态势,尤其是对于没有产业支撑的中小城市而言,则需严防大规模无序扩大开发和投资房地产。因此,调控政策既要警惕全局性供给过剩风险,也要注意热点城市供应不足的矛盾。


  楼市既要稳预期,又要防风险。传统房地产市场“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难以为继,建立良性的房地产发展模式,需要实现“人房地”联动,推动房企尽快转型。同时,并行调整住房存量和增量,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适配,破解住房市场深层次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楼市调控重拳出手 归根结底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必须将北京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控制住。这是解决现实弊病的应有决心,更是着眼长远的必然态度。
    2017-03-24
  • 把楼市的投机资本挤出去

    把楼市的投机资本挤出去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说到底,需要资本投入。借用能量守衡定律,房地产占据的资本、资源多了,其他领域就少了。所以在阻遏新的投机投资性资本进入的基础上,把楼市的存量资本挤出来,为其他行业、其他领域所用。
    2017-06-02
  • 楼市调控需要更多定力和坚持

    楼市调控需要更多定力和坚持

    房价上涨、房价下跌,都是市场现象,遵循市场规律无可厚非,无需大惊小怪。冷静观察楼市价格走势,一定不能只看一两个月的短期数据;理性观察楼市发展趋势,一定不能只关注短期成交数字。
    2017-06-23
  • 楼市调控“半年考” 漏洞还待补上

    春节后各地密集部署的楼市调控,到现在已过去半年时间,调控绩效如何呢?因此, “打补丁”、“补漏洞”是下一步调控的应有之义。
    2017-07-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